传染性急性结膜炎
时间:2015-04-20 15:18:46
阅读:13862
正常情况下,结膜具有一定防御能力,但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时,将引起结膜组织炎症发生,这种炎症称为传染性急性结膜炎。俗称“红眼病”。
临床表现:
初期病症:眼睛刺痒,有异物感,结膜充血,眼部分泌物增加。
后期病症:畏光,流泪,眼睑肿胀,结膜严重水肿或出血。
潜伏期:
一般为24小时左右,最长不超过3天。
传染源与传播途径:
患儿的眼部分泌物和泪水中含有大量细菌和病毒,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往往被污染,如毛巾、脸盆、水、书报及玩具,甚至门把手。健康幼儿再接触这些物品时就会被感染。
注意事项:
1、使用眼药时,取仰卧位或坐位,头稍后仰,睁开双眼以一手食指轻轻固定下眼睑于眼眶下缘,另一手持眼药水瓶距离眼约3cm高处,垂直向下滴1-2滴眼药水进入下穹隆即可,松开下眼睑,闭目休息5分钟。不可以眨眼,并用手指轻轻按压眼内角鼻泪管处,至少二分钟,以减慢药液的排掉。
2、滴用眼药水前后均要用肥皂洗手。洗手需用流动水。
3、滴眼液需一人一瓶,不能共用。
4、不宜给患病幼儿做眼部热敷,因为热敷使局部温度升高,对细菌、病毒繁殖更有利,而且血管扩张,促进血液循环,致使分泌物增多,症状加重。可做冷敷,用凉毛巾或冷水袋均可。
5、患病幼儿的生活用品勿与他人共用,切断传播途径。
6、传染性结膜炎可造成流行性感染,因此必须做好预防和隔离工作。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,患病幼儿用过的毛巾等物品要用开水煮5~10分钟。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揉眼睛。班级卫生消毒工作按要求落实到位。
7、患病幼儿痊愈后,需持有正规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痊愈诊断证明书,并加盖公章,方可入园。